雷射視力矯正(WIKI)

雷射視力矯正指以雷射永久改變眼角膜的弧度,達致矯正視力的目的。
雷射視力矯正能矯正近視、遠視、散光等視力問題;但並不能矯正老花。最高可矯正度數有一定限制,並受到病人角膜厚度等因素所影響。
雷射視力矯正手術並沒有年齡限制,但必須角膜發育完全,並且度數在最少過去一年內沒有變動。 四十歲以上人士並不太適合做正近視或遠視雷射視力矯正,因為手術後都有可能配需要帶老花眼鏡。
所謂的雷射視力矯正其實是一個統稱,實際包括以下幾種手術方法:
PRK(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)
LASIK
Laser-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)
醫生會因應病人的條件選擇適合的手術方式,近年以LASIK最為普及。

 

LASIK手術的概念可追溯至1970年,Jose Barraquer醫生發明第一個角膜切割器(microkeratome),以切割極薄的角膜瓣以改變角膜弧度,這種手術稱為keratomileusis。已成為當今全世界最普遍的角膜屈光手術。
1990年,意大利醫生Lucio Buratto與希臘醫生Ioannis Pallikaris共同開發出LASIK手術,原理是把兩種不同的手術技術融會一起,即keratomileusis與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(PRK)。由於手術比其他同類手術的準確度高,副作用卻較少,尤其與PRK相較明顯減少術後疼痛的現象,因此很快便流行起來。
早期,LASIK手術的角膜瓣,會以微型角膜切割器的刀片切割而成。近年出現的IntraLase無刀切割技術,以雷射在角膜切割出角膜瓣層,無需刀片切割。好處是角膜瓣可切得更薄,增加可供塑型的剩餘角膜厚度,從而矯正更深的近視或遠視。

 
手術
接受手術前,醫生會為病人眼睛作詳細檢查,假如病人有配戴隱形眼鏡,需在驗眼前暫停配戴,軟性隱形眼鏡需暫停1星期,而硬鏡則需暫停3星期。
驗眼過程會比配眼鏡更詳細,包括量度眼睛屈光度數、最佳視力、角膜弧度、形狀及厚度,並會以顯微鏡檢查眼睛及眼球外部。亦會以眼藥水放大瞳孔以檢查病人的視網膜。放大瞳孔後眼睛會輕微畏光,看近物時會變得模糊,檢查後便會回復正常。
手術前,病人的眼睛首先要經清冼消毒、然後滴麻醉藥作局部麻醉。之後,病人會平躺在手術床上,醫生會用眼撐(eyelid speculum)把眼睛撐開。手術過程中,病人會處於清醒狀態,並需要凝望着一個目標燈號,

角膜薄片切割有兩種方式:
微型角膜切割器以微型角膜切割器切割角膜,角膜切割器設有機械齒輪,以刀片自動切割出角膜瓣層。
IntraLase無刀切割:以雷射在角膜切割,造成角膜瓣層。切割後需等待約20至30分鐘,讓角膜內氣泡吸收,才可進行手術。
切割出角膜瓣後,醫生會把角膜瓣翻開,並開始射出激光,病人眼睛需要望着燈號,激光開始把角膜組織削去,以改變其弧度。病人會聽到聲響及嗅到燒焦的氣味,每隻眼的雷射切削過程約1至2分鐘。完成切削後,醫生會把角膜瓣放回原位、把眼撐除去,讓眼睛合上,傷口無需縫針。
醫生會再次為病人滴眼藥水,然後以眼罩保護眼睛,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病人便可回家,無需住院。剛完成手術後,病人的視力已可見改善,但暫時會較為模糊,亦可能有輕微不適。

手術後
為避免角膜瓣移位,手術後須暫時配戴眼鏡或眼罩保護眼球,更不可揉眼。手術後隔天需回到醫生處覆診。

http://www.nytimes.com/packages/khtml/2006/07/11/health/20060711_LASIK_GRAPHIC.html?adxnnl=1&adxnnlx=1152815004-5s2GSNtk129Ws4K32v11Hg

此条目发表在Health and wellness分类目录。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。

留下评论